中英見面冊:中英雜想

文章日期:2010年6月24日

【明報專訊】Paul 24 Jun at 2:03pm

還記得今年初,我們談論過stirrer的中文叫法,隨後收到很多舊學生的建議,計有「攪攪棍」、「攪拌棒」、「攪攪棒」、「咖啡棍」、「調拌棒」,看來社會大眾當中都有不少語言學家!

Ben 24 Jun at 2:15pm reply

只要有高度的語言自覺(language awareness),人人都能捕捉語言的微妙變化,人人都可以成為語言學家。

Paul 24 Jun at 2:49pm

語言是不斷發展的,這就是語言學有趣的地方,就以stirrer為例,我在快餐店和中大泳池餐廳聽過職員說「攪棍」,心想「攪棍」也許已成為公認的叫法,但上月有學生傳來照片,顯示中大李惠珍樓餐廳將stirrer叫作「攪拌匙」,上星期我在崇基飯堂,看見他們在盛載食具的膠盒上具體地寫出其名稱,例如「飲管」、「粗飲管」、「膠托盤」、「外賣熱飲匙」、「細鋼匙」、「白糖包」,唯獨裝着stirrer的膠盒卻沒有任何中文標示!

Ben 24 Jun at 3:01pm reply

Stirrer的故事還有很多。有天早上,我在維園的小食亭買奶茶,店員伯伯送上奶茶時,指着盛盤對我說:「啲攪棍自己攞啦」。這是我第一次從真實的買賣過程中,聽見店員說出stirrer的中文叫法,當然這個stirrer不是咖啡店的那種,而是長形的小膠匙。「攪棍」是雙音節,沒有三音節「攪攪棍」的兒童或少女色彩,成年人較易說出口。

Paul 24 Jun at 3:24pm

語言的發展和變化,正是它有趣的地方,但身為語文教育工作者,一方面我可以接受語言的各式變化,但語文教學卻很難完全不對語言的用法訂定標準,以英語為例,當學生問我There is後面是否真的可用複數(plural)名詞,動詞love可否以進行時態(continuous tense)使用,例如I’m loving it,我便很難給予一個簡單直接的答案;語言在現實生活的用法,在教學上不一定得到認同。在中文教學上你有什麼體會?

Ben 24 Jun at 3:49pm reply

對待語言的態度可粗分為權威性(prescriptive)及描述性(descriptive)。教師因工作需要,多採取權威性的態度,依從傳統標準教導學生;但語言學者則多用描述性的態度鋪陳生活語言的多元現象。譬如,老師常提醒我們避免使用歐化句式「這本書的可讀性很高」,而應寫作「這本書很值得一讀」;但有的時候,歐化句式有其實際用途,例如「朝偉的可塑性比劉華高,但比秋生低」,如果不用「可塑性」而硬要寫做「朝偉形象百變」,則恐怕難於在比較句裏比較他們三人了。

Paul 24 Jun at 4:12pm

另一個我常要面對的矛盾,就是中英夾雜(code-mixing),語言學家往往正面看待這現象,但是在教學中,我們如何面對?例如考試前夕,學生在facebook互相鼓勵說add oil,這講法是錯誤抑或是特定社群用語?本地英語教師以粵語閒談時,習慣稱科主任(panel chair或panel head)為panel(粵音pen1 nou2),當他們寫電郵跟我閒談時說My panel observed my lesson yesterday,我應否糾正他們呢?你對中英夾雜有什麼看法?

Ben 24 Jun at 4:27pm reply

以法律系的學生來作個例子吧。他們將來是專業人士,在法庭裏應運用純中文、純英文;在咖啡店與同事討論法律問題可中英夾雜。中英夾雜是一種語言形式,喜歡與否,學生有權選擇,但他們亦需要抱正面的態度看待這種形式,否則,他們如何憑藉下列法庭內的供詞來判斷書寫人的背景呢?請看:「唔好呀~欣宜喊ed都係門面嘢嚟啫」、「未得呀,思考ing」、「等水滾~紅袍ization」,例子裏,借入的英語是功能性的後綴,-ed是過去式,-ing是現在式,-ization表示轉變成新狀態。

此外,以包容的態度捕捉本土語言也能多了解某些社群的文化。例如:一名國際學生告訴我他初來中大時,問同學跟誰吃午飯,他們說跟「中同」吃,接着他又問其他人同誰吃飯,他們又說跟「中同」吃。國際學生覺得很奇怪,想着究竟「中同」是誰,為何其名氣那麼大而每個人都與他吃飯。最後,國際學生知道「中同」指中學同學。又有一次,本地生碰見國際同學,說他的樣子很Non-Ju,國際學生又很迷惘的想:「non-Ju是否指non-Jew呢?我梗係唔係猶太人啦!」其實,Non-Ju是由Non-JUPAS縮略過來,指由非聯招途徑考進大學的學生。

Paul 24 Jun at 4:53pm

這些例子都可以看出雖然有人批評香港人中英語文程度日漸低落,但在生活化的語文運用方面,卻不時看到活潑生動和有創意的一面,再加上粵語、英文,和「正規」中文的互動所產生的特定句法和詞彙,香港其實是個研究語言學的好地方,而我們亦要感謝過往幾個月,向我們提供眾多語言實例的朋友哩!

文:歐陽偉豪博士、施敏文博士

中英見面冊:品牌的翻譯

【明報專訊】Paul June 17 at 10:36am

在快餐店購買熱狗(hot dog)、漢堡包(hamburger)、咖啡(coffee)時,大多數香港人都會使用中文叫法,但是在西餐廳點lasagne(闊條麵)、tiramisu(意大利芝士餅)、cappuccino(泡沫咖啡)時,卻多會跟從原文的讀法。在日式餐廳,我們一時說「天麩羅」,一時說shabu shabu(日式火鍋);香港人如何處理外來食品的叫法,是很有趣的課題。

Ben June 17 at 10:52am reply

不錯,記得有一次我們討論過台灣把cappuccino譯作「看不起你」,Latte譯作「拿鐵」,mocha就是「摩卡」;但香港的星巴克就把這三款咖啡分別譯作「泡沫咖啡」、「鮮奶咖啡」和「朱古力咖啡」。當中的分別在於台灣採用音譯法,不懂原文的顧客一定要知道譯名所指的食品類別,音譯名稱才有意義;但香港的譯法就是意譯,即使顧客不懂原文latte,但從中文名稱「鮮奶咖啡」也能對飲料略知一二。

Paul June 17 at 11:17am

但是我也注意到香港人在口語中大多會沿用這些咖啡名稱的外來語叫法,這其實是一個有趣的社會語言學(sociolinguistics)現象,為何說西方食品魚柳包、蘋果批、薯條時我們會用中文的意譯,說飲品牌子阿華田、好立克、可樂時我們則採用中文的音譯?遇到risotto(意大利飯)、yoghurt(酸乳酪)、baguette(長法包)、pizza(薄餅)這些本來有中譯的名詞時,我們多會跟從外語原字,而某些牌子如Perrier、Mrs Fields、Haagen-Dazs等,卻連中譯也欠奉。

Ben June 17 at 11:30am reply

你提到可樂,令我想起另一種音意結合的譯法,右圖的廣告把doughnut譯作「冬甩環」,「冬甩」很明顯是原文的音譯,「環」字是加添的,目的讓人們知道這食品的形狀。至於香港獨有的「蛋撻」,則前半部是中文,後半部是英文Tart的音譯。

Paul June 17 at 11:55am

食物名稱的翻譯,或故意不翻譯,背後可能是充滿計算或創意的,「可口可樂」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至於高檔產品名稱的翻譯處理,更不在話下。

Ben June 17 at 12:27pm reply

就以豪宅為例,在港鐵九龍站上蓋有數個豪宅屋苑,有趣的是中英文名稱沒有太大的對應關係,「漾日居」與The Waterfront算是有關係的一對,因「漾」與waterfront都是跟水有關的,另一對是「凱旋門」與The Arch,法國凱旋門的原文名稱Arc de Triomphe有Arc字,而Arc與Arch的串法相近。可是,其他的住宅則看不見相應的關係,例如Sorrento是意大利南邊一個小鎮,與其中文名「擎天半島」沒有關係;「君臨天下」的意思跟海港旁邊沒有關係,但其英文名字就是The Harbour Side;「天璽」也與其英文名字The Cullinan沒關係,因Cullinan是南非東面一個出產鑽石的小鎮。除中英譯名對應之外,這些名字The Waterfront、The Arch、The Cullinan、The Harbour Side用了定指冠詞(Definite article)「The」,用以表示該住宅項目獨一無二。

Paul June 17 at 12:48pm

有些品牌卻刻意不採用翻譯,而只用外語原文,這也許是製造身分象徵吧。

Ben June 17 at 1:02pm reply

例如agnès b、Diesel、Calvin Klein、Prada、Miss Sixty、Zara、Chevignon等品牌,在香港店舖看不見有其中譯。品牌沒有中文譯名,顧客未必懂原文,這個疏離或許令顧客更容易產生高級、時尚的感覺。

Paul June 17 at 1:19pm

不少高檔牌子並非英文,如果名牌是身分象徵,那麼把牌子讀得正確,也屬於身分象徵吧,否則買了「飛甩雞毛」產品,卻不懂讀Salvatore Ferragamo,總是有點欠缺。我教學生使用拼音字典(Pronunciation/Pronouncing dictionary)查找專有名詞讀音時,喜歡打趣的說:我買不起LV產品,但是我懂得讀Louis Vuitton;但是不少身上掛滿Louis Vuitton產品的女士,卻只懂說LV兩個字母呢!

知多點:如何查找專有名詞的讀音

■工具書

Cambridge Eng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17th edition)

Longman Pronunciation Dictionary(3rd edition)

Oxford Dictionary of Pronunciation for Current English

Oxford BBC Guide to Pronunciation

Pronouncing Dictionary of Proper Names(2nd edition)

■發聲網站

howjsay.com

www.forvo.com

inogolo.com

文:歐陽偉豪博士、施敏文博士

中英見面冊:把被動語態學好

明報專訊】Paul June 10 at 1:56pm

英語教師都有這經驗,就是一觸及被動語態(passive voice),學生對動詞形態(verb form)的掌握立即渙散,在使用主動語態(active voice)時會無緣無故加上助動詞(auxiliary verb,簡稱be),於是寫出*Two people were died in the accident,和*The accident was happened yesterday等句子;相反,使用被動語態時,卻又往往漏去被動語態助動詞,例如*Ten workers saved by the firefighters,和*When Mr Chan entered the classroom, the board cleaned already。一名任教會考班的教師在facebook上慨嘆說:「學生何時才會掌握被動語態!」

Ben June 10 at 2:11pm reply

英語的被動語態be,在不同的時態(tense)、不同的主語(subject)下有不同的形式,而主動詞的過去分詞(past participle)既有規則的(regular),亦有不規則的(irregular),例如學生要掌握何時將save轉為were saved,何時將clean轉為had been cleaned,其實並不容易,單是記熟不規則動詞,例如do的過去分詞是done、sew的過去分詞是sewed或sewn等,就需要一些日子了。

Paul June 10 at 2:36pm

學生學習被動語態的困難,部分可能源於中文的動詞在形式上沒有明顯的被動標記(marker)。

Ben June 10 at 2:49pm reply

對,被動概念在中文只用字詞或特殊句型來表達,粵語在正式場合裏可用「被」字,如新聞主播說:「今晨陳先生被警方拘捕」;在日常交談裏,我們便用「畀」,如「今朝阿陳畀人拉鰦」;當句子涉及升職加薪等好事時就用「獲」,如「曾先生獲委任為行政長官」;句型方面,粵語用「將」字句把賓語「陳先生」置於動詞之前,如「今朝警方將陳先生拉鰦」,普通話則用「把」字句,如「今晨警方把陳先生拘捕了」。

Paul June 10 at 3:07pm

學習英語被動語態的另一個困難,就是辨別動詞的及物性(transitivity),港島某公眾海灘曾經有這告示:Lifesaving service for this beach will be suspended on… and *will be resumed on…,英文suspend(暫停)和resume(恢復)兩字和事件的發生有關,suspend是及物動詞(transitive verb),意思是由施事者去暫停某件事情,所以需要用被動語態will be suspended表示救生服務被暫停;resume雖然有及物和不及物用法,但是當主語指活動時,例如救生服務,則應採用不及物用法,亦即 Lifesaving service will resume…,而非及物用法的被動語態*Lifesaving service will be resumed;類似的例子是不及物動詞expire(期滿),我們應該說Your monthly plan will expire on…,而不是*Your monthly plan will be expired on…。

Ben June 10 at 3:28pm reply

Sleep、walk、cry等便是典型的不及物動詞,的確,動詞的及物性是個難點,因為有些動詞兩種用法都有,例如start的不及物用法是 The show started at eight o’clock,及物的用法是She started the meeting with a vote of thanks;Run的不及物用法是His speech ran for two hours,及物的用法是He runs a well-known tutorial centre,難怪學生經常弄錯被動語態的動詞形式。

Paul June 10 at 3:45pm

經你一說,我也同情學生起來了!

註:符號*標示不合語法的用法

文:歐陽偉豪博士、施敏文博士

http://life.mingpao.com/cfm/language3.cfm?File=20100610/language03/a01.txt

中英見面冊:不合邏輯背後的邏輯

【明報專訊】Ben June 3 at 3:10pm

有時送花給女孩子,她說不要,結果還是要了。話語中有否定詞「不」,但送花行為沒有被拒絕,花還是被接收了。這令我想起「陰功/冇陰功」、「忍唔住笑/忍唔住唔笑」這兩對,請看:

◆陰功囉/冇陰功囉,一個星期要交三篇稿!

◆睇完星爺鱓戲,真係忍唔住笑/忍唔住唔笑。

否定詞「冇」、「唔」存在與否並沒有影響兩個例子的意思。英語有沒有類似的現象呢?

Paul June 3 at 3:25pm reply

首先,我想起你上次舉的例子「小心駕駛」和「小心輕放」等,都是叫人小心地去做某件事,但是「小心碰頭」真正的意思是叫人不要碰頭;這些文法和實際意思不一致的例子,英文也有。記得學生時代看西片聽到黑人演員說I ain’t got no money,覺得很奇怪,ain’t是haven’t的通俗形式,但根據負負得正的邏輯,I ain’t/haven’t got no money應是I have some money的意思,為何字幕卻譯作「我沒有錢」?後來才知道在通俗的對話中,這種邏輯並不適用,例如You ain’t seen nothing yet仍然是否定的「你什麼都沒看過」。

Ben June 3 at 4:02pm

語言表面不合乎邏輯其實到處可見,近期的「經典」要算是在茶餐廳碰見的,有個客人對覑侍應說:「淨係齋一個飯」,我聽了之後險些兒「噴飯」,因為「淨係」、「齋」意思相近,表示只要飯而不要其他小菜。想深一層,與其說這兩個詞重複,倒不如說兩者加強「只是」這個意思。這個「淨係齋」組合令我想起「唯一一個」,這短句表面上概念重複,但其實也可看成強調意思的辦法。語言往往不遵守數學上的邏輯,這就是語言活潑的一面,所以當有人說「大眼妹隻眼好大」,他的意思不是指妹妹其中一隻眼睛大,而是指兩隻眼睛都很大。

Paul June 3 at 4:39pm reply

你說到強調的概念,令我想起有次你在電郵回覆我先前的提議時,打趣地說「我不能更同意了」,當然這來自英文的I couldn’t agree more,這說法是強調同意的程度,而不是有限度的同意,拆解開來可以是「我極為同意」的意思,可以想像英文原句的意思,是「我同意到一個極限的程度,以至我不能同意得更多」。英文另一個類似的表達方式,可以在句子The importance of diligence cannot be over-emphasized看到,它的意思不是「我們不應過分強調勤奮的重要」,剛好相反,句子正正要強調勤奮的重要。

Ben June 3 at 5:03pm

這句子表面不合邏輯,但模仿你的分析法,可理解為「這事情是如此重要,無論你如何強調,都不會產生過分強調的效果」。此外,我發覺中英的思維方式有時很不相同。譬如「我冇蘋果」、「我沒有蘋果」;另外,「我咩都睇唔見」、「我什麼都看不見」,粵普都只有一種表達方式,英語好像有兩種,你可以談談嗎?

Paul June 3 at 5:29pm reply

對,I don’t have any apples可以說成I have no apples;I don’t see anything可以說為I see nothing。I have no apples和I see nothing以肯定的(affirmative)的動詞形式開句,但整句卻表達否定的意念,這些句式背後的思考方式其實頗為獨特。

Ben June 3 at 5:48pm

所以,中文沒有這些說法:

*我睇見冇№(粵)

*我看見沒有東西(普)

可是,最近社會常用「零+名詞」這個組合,如「零意外」、「零距離」、「零團費」,說不定有一天教師會遇上這樣的句子「我有零蘋果」。

Paul June 3 at 6:08pm reply

從上述否定、肯定的表達方式想起,英語傾向用肯定句式,例如結帳時對侍應說Keep the change,粵語就用否定式「唔使找」;英文的Keep in lane,中文是「不准轉線」;中文有時兩者皆可,如巴士上寫覑「不設找贖」、「請備輔幣」,但英語則使用肯定式Exact fare。

Ben June 3 at 6:22pm

中英對肯定式、否定式的偏好也可反映於下列對白,當演員說:「佢仲未死呀」,英語字幕便顯示He is still alive,粵語用否定式,英語用肯定式。

註:符號*標示不合語法的用法

文:歐陽偉豪博士、施敏文博士

http://life.mingpao.com/cfm/language3.cfm?File=20100603/language03/a01.txt

中英見面冊:歡迎外賣 小心燙手

【明報專訊】Paul May 27 at 10:54am

我家附近有一壽司餐廳,入口處長期貼覑一中英雙語告示,英文是Takeaway is welcomed,你猜猜中文的語句是什麼。

Ben May 27 at 11:10am reply

大概是「歡迎外賣」吧。

Paul May 27 at 11:39am

對,但也許由於職業慣性,我一見is welcomed即覺得不對勁,is welcomed在這裏是動詞welcome的被動語態(Passive Voice)形式,前面的名詞takeaway是主語(Subject),而告示貼在餐廳入口,Takeaway is welcomed的意思遂變成外賣食品(takeaway)被本餐廳歡迎,當然餐廳真正歡迎的,是顧客向他們購買外賣食品,較為合理的說法是 Takeaway available,或Takeaway orders(are) welcome,orders可以勉強省略,welcome是形容詞,比用以表示行動的被動形式動詞welcomed較貼切。

Ben May 27 at 11:51am reply

正因welcome是形容詞,所以很多講座海報都有這句All are welcome,而不是*All are welcomed。以Takeaway orders welcome為例,中文就以「歡迎外賣」來表達,「歡迎」是個動詞,「外賣」是賓語而主語被隱藏。當我們要把這標語翻成英語時,我們直覺認為以主動語態表達的「歡迎外賣」,需要在英語裏換成被動語態。因此,賓語Takeaway orders提前;而「歡迎」的英語是welcome,問題是「歡迎」是動詞,而welcome很自然的被誤作動詞之用,其被動語態就是are welcomed,結果就成了不合語法的*Takeaway orders are welcomed。

順帶一提,「歡迎查詢」、「歡迎問價」等標誌其實省略了「查詢」、「問價」的主語,把告示擴展後便可看出來,如「歡迎顧客查詢」、「歡迎顧客問價」等。

Paul May 27 at 12:13pm

看來在中文的告示(sign)中,去理解誰是主事者,誰是受事者,很倚靠我們對有關事情的背景知識(background knowledge),英文則很倚靠文法,例如我在一間餅店見過一句提示「小心燙手」,提示放在一盤盤新鮮出爐的蛋撻旁,「小心燙手」的意思至為明顯,但餅店將它直譯為Beware of your hands,結果便變得很奇怪了,英文Beware of句式內的賓語(object),是用來表示問題或危險的來源,例如Beware of pickpockets,Beware of有watch out for的意思,但對顧客說Beware of your hands,即是說顧客的手可能引起問題,需加注意!比較妥善的講法,可以是Caution: Hot Food。

Ben May 27 at 12:29pm reply

不過話得說回來,中文「小心」又似乎可以很靈活地運用,不用計較後面的東西。上述的「小心燙手」以及「小心碰頭」等用語提醒我們,如不小心則會承受燙手、碰頭這些惡果,這裏,導致危險的源頭沒寫出來;可是,有些標語會把危險突顯出來,如「小心扒手」、「小心路滑」、「小心列車與月台間之空隙」,扒手、濕滑路面、月台空隙是危險源頭;再者,「小心」有時提醒我們要小心地去做某事,如「小心輕放」、「小心駕駛」等,輕放、駕駛既不是惡果又不是危險,而是要小心去做的事情。這些「一個小心三種用法」的現象,口語也有,「睇頭」即「小心碰頭」,「睇滑」即「小心路滑」,「睇住放」即「小心輕放」。

Paul May 27 at 12:55pm

中文的「小心」,還包含了英文用Mind表達的提示,有次遊海洋公園水族館,環境較為昏暗,看見有兩名外國人一邊望覑指示牌,一邊在暗笑,原來指示牌寫覑Beware of the steps,中文是「小心梯級」,其實這類「溫馨提示」,用Mind已經足夠,例如Mind the steps、Mind the gap和Mind your head,不須要大陣仗的用上Beware of。

註:符號 * 標示不合語法的用法

文:歐陽偉豪博士、施敏文博士

http://life.mingpao.com/cfm/language3.cfm?File=20100527/language03/a01.txt

中英見面冊:多謝、問候、祝賀的習用語

【明報專訊】Ben.May 6 at 2:06pm

我有時買完東西,會發神經的用英文向店員說聲thank you,對方又很自然的回贈一句thank you。我想:是否店員不懂說not at all或者you’re welcome?他即使不懂以這些字句來回應,也可以選用中文回應一聲「唔好客氣」;或許他真的想多謝我光顧吧……

Paul.May 6 at 2:18pm reply

你的遭遇不算特別,曾經有人對我說「thank you 你」,也曾有人對我說聽起來像「fan kill you」的道謝;你遇到的店員不願說not at all或you’re welcome,這也許他不願意跟本地人以全英語交談,當然你說thank you,他以thank you回應,又真的有點怪誕。

Ben.May 6 at 2:47pm

還有,學生在facebook上告訴我,她聽過有人說sorry後,對方也以sorry回應。這個thank you對thank you、sorry對sorry的對對碰現象,其實也不算是太陌生,因為打招呼時我們也以hi來回應別人的hi;道別時,你講bye時我也講bye。這種你說什麼我說什麼的對話模式,也許是交際中一個手段。

Paul.May 6 at 3:01pm reply

這些日常用語,英文稱formulaic expression,意思是它們是習用的,不一定合乎文法,也不一定合乎邏輯,例如香港人說的「thank you 你」,明明thank you已有「你」的意思,理論上不須再說「你」。見面時互相問候也包含習用語句,英文的how do you do,是用來對新相識的朋友問好,但句子本身沒有清晰的意義。以前甲以how are you和已相識的乙打招呼,乙的標準回應是I’m fine,但大約20年前,在英語國家有人改以I’m good回應,起初也有人不認同,覺得別人只是跟你打招呼,為什麼你回應人家時要自己讚自己。

Ben.May 6 at 3:22pm

粵式打招呼也同樣經歷了一點改變。在舊社會,人們見面時會這樣問候對方:「食飯未?」先暫且不論這是否跟廣東人的飲食文化有關,對方回答時除了提供吃了與否的資訊外,有些中老年人還多加一句「唔該」,如「食喇唔該」,以多謝別人這樣關心自己的用餐狀態,言語間添上一份人情味。現在,年輕一輩再不留於進食層次,他們見面時會問「最近點呀?」甚或縮略為「點呀?」回應時也以超短語句說聲「OK啦」,四個字完成見面時的一問一答。

Paul.May 6 at 3:39pm reply

習用語句除了見於道謝、打招呼外,還見於祝賀中,當中涉及的中英句式就很不同,我常看見香港學生這樣寫*I wish you have a Merry Christmas,或*Wishing you have a Happy New Year,其實要用wish表達祝褔,在you後面應該用名詞詞組,即I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或Wishing you a Happy New Year,甚至簡單地說Merry Christmas或Happy New Year也是可以的。有趣的是,這些名詞詞組在中文時則要用主謂形式來表達,如「聖誕〔主語〕快樂〔謂語〕」、「新年〔主語〕進步〔謂語〕」。

Ben.May 6 at 4:08pm

這項中英對比令我想起喜宴喝酒時,英語說cheers,粵語說「飲勝」;祝賀別人見工、考試,外國人用good luck,中國人用「祝你好運」,跟較熟的朋友會說「醒呀」;朋友外遊旅行,你會跟他說「玩得開心」,英文就講have fun。從這些祝福語中,我們可以看出英文多數用名詞,如cheers、luck、fun;而中文則用非名詞的組合,如「飲勝」、「玩得開心」是動補結構,「好運」、「醒」是形容詞詞組。換句話說,中文喜歡用動詞,如「飲」、「祝」、「玩」,較有動感,而英文的名詞用語則表達一種狀態。

Paul.May 6 at 4:22pm reply

英文書信下款常用的祝褔語best wishes或best regards亦是名詞詞組。當然今天很多人把它縮略為意義不清的best,不過既然這是習用語的特性,我們也只好接受吧。

註: * 標示不合語法的用法

文:歐陽偉豪博士、施敏文博士

中英見面冊:學習拼音提高語言自覺

【明報專訊】Paul.29 April at 3:52pm

上星期你考我是否懂得「乞」和「花」的粵拼寫法,雖然粵語不是我的專業,但這其實難不倒我,粵拼使用羅馬字母(Roman alphabet),凡是羅馬化(Romanized)的拼音方案都較易寫易學。

易寫是我們通過英文,對羅馬字母已頗為熟悉,而且所需的字母電腦鍵盤上全部都有;易學是因為同一羅馬字母在不同語言往往代表相同的音值,尤其是輔音(consonant),/s、h、m、n、w/等符號,無論在粵語、普通話、日文、泰文的羅馬字母拼音法,大都發音相同,你不懂日文,也能以日文讀出Hokkaido(北海道)、Osaka(大阪)、Kyoto(京都)、Hiroshima(廣島)等地名,這就是為什麼很多香港人就算不懂日文,也可以在「唱K」時大唱日文歌曲。

粵拼採用羅馬字母,值得大力推廣,甚或以之統一我們的粵語拼音。上星期我問你應否在學校教授粵拼,你還未回答呢!

Ben.29 April at 4:27pm reply

這問題很有意思,當中涉及兩個層面:第一,粵語的拼音需要教嗎?第二,教哪個粵語的拼音方法?

粵語的拼音是需要教的,最大的好處就是讓同學看見粵語同其他語言一樣,有其語音系統,而這系統是可以書寫出來的;若然避開不教,同學就會誤會粵語低人一等,因為英法日韓意德等外文有拼音,而粵語就沒有。所以我們教粵語拼音時,其實就是教同學如何平等的看待語言。

有了正確的態度,同學就可以比較不同語言,深化語音學習。有一次我講授粵語韻母時,有讀電腦工程的學生告訴我,德文有3個韻母與粵語3個韻母很接近,隨即他便在黑板上寫上這6個音標。粵語有音標,正如音樂有音符,語音同音樂一樣是可以書寫出來的。

這回到第二個問題,應教哪個粵語拼音方法?當然是香港語言學學會的粵拼吧!

Paul.29 April at 4:56pm

如果所有的學生都懂得粵拼,而字典也以粵拼注音的話,學生便可以查到所有中文字的粵音讀法。現時小學都教授漢語拼音,學生在這個基礎上學習粵拼,一定很快上手,這亦是我自己的經驗;此外,學懂粵拼是一項畢生受用的技能,大家不但可以查找中文字的粵語讀音,需要寫潮語,或沒有現成的中文字時,也可以用粵拼溝通,不致出現「升呢」或「去hea」的混亂。

Ben.29 April at 5:14pm reply

對!在香港以粵拼統一注音符號,兩岸朋友、外籍人士一看便知「升le1」、「去he3」這兩個潮語有相同的韻母,視覺上沒有混亂,或許會較容易學懂香港潮語,與我們一起潮起來。這兩個例子帶出粵拼在推廣粵語,推廣本土文化時所起的作用。

試想想,如果沒有粵拼,我不知怎樣以facebook、MSN或SMS把下面句子寫出來給朋友看:

「我今日好pe5,成日去旺角度he3,今次如果升唔到le1,實會好le2 he3。」

你既然支持教粵拼,而你的專業是英語教學,那麼你認為學校應否教英文拼音呢?

Paul.29 April at 5:48pm

英語教學法內的拼音(phonics)是關乎英文字的串法(spelling)與讀音(pronunciation)之間的關係和規律,我們上面討論的拼音是如何用符號注音(transcription),由於中文只有「拼音」一詞,於是有人會將phonics和國際音標(IPA)混淆起來。

在小學教phonics,我是百分百支持的,至於應否在小學及中學教IPA,教育界沒有共識,我亦沒有肯定的答案;要純熟運用國際音標,例如能讀出英文字典內每個生字,先要花不少時間學習音標和練習讀出生字的標音,於是學校就會問,學懂國際音標對學生有多迫切和重要。當然對於大學生來說,學懂國際音標,他日學習第三、第四外語時,會有助他們掌握其發音體系呢!

Ben.29 April at 6:02pm reply

香港要國際化,大學要國際化,我也要國際化,因為我要是不懂國際音標,就很難跟國際化的侄兒們溝通,因他們正在學習德語、法語的國際音標。

順帶一提,既然有發聲字典,上網也可以聽到生字的讀音,那麼為什麼還要拼命學習拼音呢?學懂拼音除了鞏固我們對個別語言音系的認識外,還使我們明白讀音是有根有據、約定俗成而來。另外,同學通過「看見」讀音,學習會話時會更有效率,從而提高語言自覺(language awareness)。

註:本欄的粵音採用香港語言學學會「粵語拼音方案」

文:歐陽偉豪博士、施敏文博士

中英見面冊:粵語的粵拼和IPA

明報專訊】Paul.22 April at 2:12pm 上次我說過香港現時習用的粵語拼音法不太準確,但有時候猜測其原意又頗有趣,例如我見過一張私家車車尾的貼紙寫覑chui chang meh,推敲一輪後原來是頗粗俗的「吹脹咩」;以前中文報章將「搖頭丸」寫作「fing頭丸」,facebook上有舊學生寫「今晚去邊度hea」,要從上文下理才明白hea的意思;招聘廣告雜誌《招職》以jiu jik標示,但與「招職」一詞聲母相同的「張」字卻以cheung來表示。 可見,我們始終需要一套可靠和易用的粵語拼音方法。就我所知,現時有耶魯羅馬字母方案(Yale Romanization),香港出版的字典部分採用國際音標,而內地出版的廣州話字典又有另一套「廣東話拼音方案」,這跟大家都依從漢語拼音(Pinyin)讀普通話的情不同。你覺得學校應否教授粵語拼音?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應該教授哪套拼音法呢?

Ben.22 April at 2:39pm reply 如果學校只容許教授一套拼音法,我認為香港語言學學會的「粵語拼音方案」(簡稱「粵拼」)較為易學易用。這套粵語音標系統可在《粵語審音配詞字庫》裏找到(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can)。 首先,粵拼裏一個符號標注一個音,譬如「張」、「祥」的聲母分別以z-、c-來表示,避免港式拼音般以一個符號ch-代表兩個不同的讀音。南昌站的「昌」、上環站的「上」,兩個字的韻母都一樣,粵拼給予的韻母是-oeng,但港式的拼音卻把它們當成兩個音,以-eong標注「昌」,以-eung標注「上」。 粵拼的一致性也體現於如何標示粵語的聲調,傳統一直視粵語有9個聲調,但粵拼只給6個,理由是第七、八、九聲的調值分別來自第一、三、六聲的調值,沒有產生新的調值,只是以短促的收音辦法把字音讀出,所以粵拼就有6個聲調。粵拼只有十數年的歷史,香港特區政府的中文界面就是採用粵拼(可參考﹕www.ogcio.gov.hk/ccli/unicode/structure/jyutping.html)。 另外,《商務新詞典》(2008年版)及微軟Windows Vista版本也選用粵拼為它們的拼音系統。傳媒方面,例如《明報》教育版及無铫電視的文教節目使用粵拼的頻次也愈來愈多了。 其實,粵語也可由國際音標來標示,我注意到粵語採用的國際音標符號,和英語的國際音標符號不盡相同,尤其在韻母方面,例如粵語「乞」和英文hut的讀音很接近,但前者的注音是(圖列1),後者是(圖列2);「花」和far的讀音很接近,但前者是(圖列3),後者是(圖列4),為何有這些分別?

Paul.22 April at 3:17pm 首先,/(圖列5)/和/(圖列6)/只是接近而並非相同,而且符號運用的不同關乎何謂國際音標和它實際的用法。 國際音標(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是國際語音學會(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頒布的拼音方案,它參考了很多語言的發音體系,然後歸納成一套利用最少符號去代表人類語言中,出現最多的輔音(consonant)和元音(vowel),即基本音素(phoneme)。 有了此方案,個別語言可從中找出最接近其本身包含的音素的符號,這過程有時需要對所選取的符號略為修正,例如英文有長短韻母之分,於是在選取的國際音標符號之後加上/(圖列7)/,例如 /(圖列8)/(eat)、 / (圖列9) /(pool)、/(圖列10)/(caught),以資識別。 所以嚴格來說,我們在字典找到的英語國際音標符號,只是整套國際音標的一部分,而且經過輕微修正;所謂粵語的國際音標亦然。所以使用個別語言的國際音標時,要先看看它的例字。

Ben.22 April at 3:46pm reply 你提到國際音標/(圖列11)/、/(圖列12)/,電腦要安裝這些特別符號才能顯示出來,但粵拼就完全沒有這些煩惱,現在考考你,「乞」/(圖列13) / 和「花」/(圖列14)/的粵拼寫法是怎樣?

■粵拼參考答案﹕「乞」hat1;「花」faa1

中英見面冊:多元標音在香港

文章日期:2010年4月15日

【明報專訊】Ben.15 April at 8:35am

上次提到台灣有很多地名的告示都是中英並用,外國人看見這些標音時卻不一定讀得出來,以「忠孝東路」的「忠孝」為例,從前以韋氏拼音法(Wade-Giles)拼寫出來是Chung Hsiao,現在則有注音二式的Jung Shiau和通用拼音法的Jhong Siao。這些標音法的轉換可參考台灣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的網頁crptransfer.moe.gov.tw/index.aspx

不同的標音法在台灣並存,你從前念書時中文標音的情怎樣?

Paul.15 April at 9:06am reply

我小學時用的中文字典都是台灣出版的,還記得當時覺得它們的注音符號很奇怪,看上去像日文字母,如「忠」(ㄓㄨㄥ)、「孝」(ㄒㄧㄠˋ),我當時既不懂國語,又不懂國語注音字母的讀法;雖然,這些音標旁也列出該字的反切標音,例如「東」是「都翁切」,但那時候我並未接受過語音學(phonetics)的訓練,更不懂反切標音的原理,因此這些注音對我全無幫助,且我要查的通常是粵音讀法。

後來讀高中時,開始有本地出版的字典,這些字典會同列粵音,標注方法有二:一是國際音標,一是同音字;但這也有問題,同音字可能亦是不懂的生字,而學校也沒教過國際音標,因此,我仍然很難從字典中查到生字的讀音。

Ben.15 April at 9:24am

原來本港的中文字典經歷了由起初的國語拼音,到後來的國粵語雙拼,而每個語言也有兩個拼音法。字典有系統化的標音方法尚且這麼多元化,可想而知現今香港社會習用的粵語注音法同樣叫人眼花撩亂。

做教師的常看見陳同學的「陳」有幾個串法,最常用的是港式拼法Chan,歌手陳潔靈Miss Chan Chan就是用這個方法,另有一些陳同學以Chen來標注,這是以漢語拼音把「陳」的普通話讀法拼寫出來。我有時也遇過「陳」寫作Tan,為什麼呢?

Paul.15 April at 10:01am reply

這個拼法反映該學生有可能來自台灣,因為不少台灣人源自閩南,而Tan就是「陳」的閩南話拼法;另外Tan也與潮州話相近,而這些「陳同學」也有可能來自馬來西亞或新加坡。

幾年前要拜訪油麻地一間小學,當時手上只有它的英文名PLK Camoes Tan Siu Lin Primary School,心想Tan Siu Lin大概是「鄧紹連」吧,抵達學校後一看它的中文名,Tan Siu Lin 的中文竟然是「陳守仁」。當然,這也許是一點線索告訴我們學校創辦人與上述地方的關係。

Ben.15 April at 10:42am

原來同一個姓氏的不同拼音可反映那人從哪裏來的!我老師也提過不同拼音揭示不同的歷史層次,港鐵站尖沙嘴的拼音是Tsim Sha Tsui,上水是Sheung Shui,西灣河是Sai Wan Ho,當中「沙、上、水、西」4字在現代粵語都是以s-作聲母,但拼寫中除了「西」以s-作聲母外,其餘都寫作sh-。研究發現19世紀的粵語原來不是以同一聲母讀出這4個字,當時的確用了這個像英語sh-的顎音來作「沙、上、水」的起音。

Paul.15 April at 11:19am reply

不劃一的拼音寫法一方面反映不同的時代地貌,但亦有可能是因為該注音方法處於萌芽階段時欠缺規範。這些混亂會為外國人造成不便,重看Tsim Sha Tsui(尖沙嘴)一例,他們對ts-不知所措,除了因為英語裏根本沒有/ts/聲母外,他們亦不知ts-的寫法是代表兩個聲母還是一個聲母,且他們就算學會發/ts/音,他們也會奇怪為什麼香港人實際發的卻是/dz/音;而Sha和Tsui跟「沙」和「嘴」的實際發音亦有距離。

乘坐港鐵時,明明聽見油麻地的「地」是以不送氣的d-開頭,但車廂的告示卻以送氣的t-開頭,即Yau Ma Tei;看見羅同學的「羅」時而寫作Law時而寫作Lo的時候,他們懷疑是否「羅」的粵音有兩個。風水(fung shui)亦一樣,除非他們聽過我們的讀法,否則單從串法,會有可能將fung讀成和英文的sung和lung押韻,而將shui讀成shwee。這些不夠準確的習用粵音拼寫法,的確造成很多不便。

Ben.15 April at 11:37am

那麼,這個國際之都應該怎麼辦呢?

Bilingual Facebook: English and Chinese in Taiwan

【明報專訊】Ben.March 25 at 3:25pm

香港有中英兩文;台灣也有中英雙語。年前,我到台北遊覽,發現他們的中文與香港的中文很不一樣。

Paul.March 25 at 3:57pm reply

我最近重遊台灣,第一印象是他們現時也頗喜歡中英夾雜,例如汽水廣告的宣傳口號是「Fun自然」,這用語本身卻不太自然;又看過一個電視討論節目,其中一講者不停地說before而不說「以前」;在另一個訪問節目中,受訪的政治人物一句中文夾一句英文,以突出他曾留學美國的身分;在這方面,香港的公眾人物在正式的演說場合反而會盡量避免中英夾雜。

Ben.March 25 at 4:19pm

其實,台灣的中文也混合了不同形式的中文。

在商場內等雨停的時候,發現餐桌上的告示寫着「請勿吸菸」。這個「菸」與「煙」相通;香港多數用後者,如「請勿吸煙」,內地則用簡化字「烟」。由此可見,「菸」在一地是冷僻字,在別處卻是常用字。

Paul.March 25 at 4:36pm reply

香港人如果第一次去台灣,恐怕要借助告示的英文翻譯No Smoking,去理解「請勿吸菸」的意思。台灣很多告示牌都是中英雙語,一般的英譯都不錯,但偶然也會遇上有趣的錯誤,例如在文具店中看見一款備忘膠板,上面印上Must to do,而不是正確的To do或Must do;在海鮮餐廳外看見一海報,內容是老闆的自我介紹,標題是I am a fisher,而不是I am a fisherman,當然fisher一詞也不算錯,只是較為冷僻;最令我猜不透的,是一張足浴店門外的橫額,上面寫着Specialize seenessmen massage staff,原來它的意思是「專業視障按摩師」呢!

Ben.March 25 at 5:03pm

翻譯方面,我也遇過啼笑皆非的例子。在餐廳正準備點菜時,一看餐牌便憤怒極了,因為牌上寫着「看不起你」;冷靜一想,原來是cappuccino的中譯,四個字必須用普通話讀出來才能顯示原文的讀音。另外,文字間也滲透一個完整的意思,起了吸引顧客的作用。香港的咖啡店沒有把cappuccino音譯成中文,而維持原文的串法寫在餐牌上。 喝完咖啡,覺得有點餓,便去商場買東西吃,卻赫然發現餐牌寫着「各式燒賣 每籠4入」,我以為需要親自把4粒燒賣夾入蒸籠裏。後來,才知道圖片用了日文相應的量詞「入」,而棄用中文的「個」或「粒」。原來,日文已影響到台灣的日常用語了。 肚子飽了,繼續吃喝玩樂。在當地的地鐵站內拍了右面的照片。請注意中文的翻譯,elevator台灣叫「電梯」,香港叫「」;escalator台灣叫「電扶梯」,香港叫「電梯」。來自北方的內地學生告訴我,他們把elevator也稱作「電梯」,可是,我們的普通話教材依然停留着「升降機」的叫法!

Paul.March 25 at 5:28pm reply

你說的elevator,是美式英語,香港習慣跟英式的叫法——lift,台灣用elevator而不用lift,這不難理解,去過台北逛書店的,都會發現他們的英文學習書籍都統稱「美語」教材,補習學校也一樣,補的是「美語」,不是「英語」。

第一次去台灣時看見他們這樣標榜「美語」,覺得很奇怪,因為雖然的確有美式英文(American English),但一般使用時,毋須特別聲明是那種英文,美國人一般不會特別強調自己在說American English,澳洲人不會特別聲明自己在說Australian English,其他三大以英語為母語的地區,即新西蘭、加拿大、英國,情况亦一樣。台灣是唯一這樣標榜「美語」的華語地區,當然我後來知道這是基於歷史因素。

Ben.March 25 at 5:54pm

這情况等於台灣的中文和內地以至香港的中文當然有其不同的地方,除非我們刻意討論這些中文類型的異同,否則我們不會說台灣人的母語是「台式中文」,內地人的母語是「內地中文」;當然,愈是主要的語言,出現地區性變化(regional variation)的機會愈大,中文和英文就是最佳的例子。

Paul.March 25 at 6:16pm reply

不錯;一方面我們毋須過分強調這些變化,例如「美語」始終是英語,另一方面,留意這些變化,卻可增加我們對語言的敏感度和學習興趣呢!

文、圖:歐陽偉豪博士、施敏文博士